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的保证。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治学严谨、科研水平强、业务能力强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此,学校特制定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塑造尽职履责典范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形象,使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在骨干教师引领下,教师们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廉洁从教。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培训,让教师明确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自己的教学打实基础,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把问题变课题,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师“以科研促发展”的意识,使教师能积极参与在课程改革的教科研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研究、开发、实施新课程的素质。
骨干教师的培养最终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本校乃至市以上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专家”过渡。
二、培养对象
1、走进企业、研究行业发展的专家型教师;
2、走出校门、学习职教经验的学习型教师;
3、指导专业教学的实操型教师;
4、树立榜样,让先进“亮”起来的事业型教师。
二、培养措施
1、学习提高
(1)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使骨干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念,明确课改的时代背景、目的、意义、增进参加课改的主动性,自觉性。
(2)要求每人至少订阅一份与本专业有关的刊物,采用自学——研讨——反思——总结的方式进行自我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及文化素养,并留有详尽的理论笔记。
(3)引领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及时了解、跟踪本专业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观、先进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提升专业能力。
(4) 鼓励骨干教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和平台进行精品课程的研发工作,促进教研能力的提高。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观摩评议及各级各类研究课,对同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5)每学期要求骨干教师执教一节校级研究课,以此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大型研讨活动,同时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6)及时反思教学,积累教学中的心得感悟,在实践中提高。捕捉自己课堂上的创新点,与广大教师资源共享。
(7)在课题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骨干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担任主力,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课题组成员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2、经验成果推广总结
(1)骨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形成并收集好各种实验资料、数据及阶段成果,并进行建档。
(2)抓好骨干教师的课后反思、感悟,把不定期检查与期末集中检查评比相结合,促进骨干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工作实效性。
(3)开展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展示课活动,认真做好评课,广泛征求评课意见,形成经验成果。
(4)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教学评估工作,重视评价情况的分析、反馈,做好评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5)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题论文,学校收集并进行评比、记录、总结。
另外,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社会调研,积极开展人才市场研究,通过对行业、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主持技术服务、产品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不断提升骨干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3、引领辐射
(1)确立带徒对象,制定带徒计划,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带徒工作。
(2)对带徒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善始善终。
(3)认真进行听评课活动,积极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导向,营造氛围
(1)观念导向
骨干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牢固的树立四种意识:一是“科研兴教”意识;二是“科研兴校”意识;三是“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意识;四是“教师是教科研的主力”意识。
(2)示范导向
骨干教师是领路人。力求做到“四带头”:一是带头学习科研理论;二是带头参加校本培训;三是带头参与课题实验;四是带头撰写教科研总结或论文,促进学校教学工作跨越式发展。
2、健全制度,完善机智
(1)不断完善制度,将骨干教师评定纳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结合市教育局要求定期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
(2)增加投入,保证骨干教师工作顺利进行。以奖励方式选派爱岗敬业,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让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