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荣誉
教育先进集体
助学工作
扶贫助学工作
工会工作
党群党建安排
教师培训
提高教育教学
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知识
就业信息
相关就业信息
师生风采
名师风采
论文专著
特色科程
活动集锦
技能竞赛
学生作品
优秀学生
招生宣传
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
职教政策
致九年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020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
京山职校2016年招生计划一览表
论文专著

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时间:2016/4/26 17:23:18     点击:1369次

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刘沙 谭波勇  湖北省京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规模上迅速扩大,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搬迅速扩展。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日益深入,会计电算化无疑已成为各大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作为着重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中职学校,也顺势地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但是中职会计电算化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偏低,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要。因此明确职业教育改革思路,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   措施


会计电算化在中职教育中的现状

会计电算化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会计电算化》也成为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及相关会计准则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初级会计实务人才。一方面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熟练的会计账务处理技能,运用于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对常用的大型财务软件的熟练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各行各业各种管理软件的操作应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但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掌握还没有达到要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欠佳,盲目追求高质量教学 ,最后却适得其反。大体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参考教材选择不合理,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理解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教材选择不合理,超出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范畴,那学生上课岂不是在听天书。第二,课程安排顺序颠倒,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如计算机和基础会计,但有些学校生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对于理财和金融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他们选择中职学以前并没开相关的科目或者是把这些科目安排在同一学期,这样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第三,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偏少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校多年来仍重视手工会计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所占的比例仅为10%左右,大概在80课时。因为课时偏少,大部分学生反映只学到一些理论知识和简单的上机实验,即凭证输入报表生成,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仅仅是仿手工式的会计电算化

2教学设施设备落后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财务软件不能跟上的升级进度,仍固守原有的、实际工作不再使用的旧版本,造成知识的陈旧和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虽然许多学校增加了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但硬件设备更新周期比较短,财务软件版本更新更快,造成了财务软件版本落后于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版本、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不断更新的财务软件需求配置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实践需求。

3教师教学能力有限  

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合了各科知识的一门的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掌握相关的知识,做到面面俱到。但很多学校却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会计电算化课的教学。由于教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只是按部就班,一知半解,极大地阻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而由会计专业出身的老师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会计问题,却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在遇到计算机问题时又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业务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教师很少或没有机会与同行沟通,也没有渠道与已实施电算化的单位沟通,也是造成教师知识面窄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能力的高低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善策略

1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要合理配置。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规定,三年制的职业学校,实践教学课时要占总课时的40%以上,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国家的职业学校课时分配也大致如此,尤其是像德国这样重视培养技术人才的国家,实习课所占比重更大。因此,我们要按教育部规定,把实习课时提高到总课时的40%以上,以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温家宝总理说: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提高中职会计职业教学的质量,关键是要有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才能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要鼓励教师下厂实习,提高技能,可以利用企业资源,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下企业培训,将此作为教师考核的标准,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在教师中开展“传,帮,带”等活动,提高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认真总结教训,将教学实践提高到教学理论。

3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一个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应该让学生进行预习以及实践性的操作,教师要杜绝填鸭式的教学,不能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在授课时,教师应该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加强,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会计电算化教学效果良好与否与教学手段和方法密切相关,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会计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多媒体教学更加地生动形象,学生能最大化地吸收知识,而且教师教学也会变得方便,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比如,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看教学光盘,熟悉本次内容的操作步骤。之后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已经安装好的财务软件进行演示教学,在演示时,让学生说明如何操作;再用准备好的另外一套财务数据,当堂课让某一位学生操作。这样不但是操作的学生本人,而且听课的其他学生也都能更充分地参与进来。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操作技能,也会学会了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无形中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一石二鸟,可见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如此地重要。

总之,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理论功底扎实,又懂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才能做大做强,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4)     [2] 陈英蓉 刘锋 陶学伟.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 2005 (28) [3] 李少莲   浅析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及对策J.商情 2013,(6

 [4]彭刚。试论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 2013,(5

[5] 耿开娥。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S1

[6] 张素云 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技术(下半月)》 2007 年第 1


 

      


主办单位: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鄂ICP备 0000000号 联系电话:0724-7227238
地 址:荆门市京山市温泉新区富水大道 邮 编:448000   后台登录入口
技术支持:湖北千聚科技 联系电话: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