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的探讨
职业技术学校 李文伟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重数量扩充转向质量提高,由从重硬件投入转向重软件建设。而所有这些变化,都离不开优秀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在现阶段体制下,国家在职校师资的培养中可以说是一个空白,按照“已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目前好多专业课教师仍是“一将难求”,而如果从企业一线招聘优秀技工当教师,又面临重重困难,所以探讨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很有必要很紧迫的问题。
一、教师转型的理论依据
1、双师型教师理论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情况下,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纵观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其基本内涵有二点:一是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二是认为教师既能任教,又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简言之“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
2、继续学习理论
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根据教育部1999年7号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九条“教师岗位培训为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的要求而进行的。
二、教师转型的策略
1、宣传教育
引导文化课教师对中国职业教育现状的认识,以及我校的实际状况,说明教师转型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从思想上转变文化课教师的观念。
2、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是转型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要把“教师转型”建设纳入学校的教育发展规划,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定,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转型计划。
其次,学校要建立“教师转型”的评价考核体系,设立激励机制,促使更多的文化课教师转型。
3、榜样引领
选拔一部分在文化课教学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骨干教师担任转型的先锋,他们就是一个标杆,他们的表率作用直接影响到其他教师的转型。
4、校本培训
由学校制度培训目标,每一个文化课教师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选择一门专业课,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的在校内开展转型的学习和实践。
5、校企合作
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到不同的企业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把自己作为一名工人了解和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6、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
通过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教员,或者定期组织文化课教师到这些培训基地去,利用寒暑假期进行培训,既提高实践能力,又能取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决定着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我们文化课教师转变观念,采取有力的措施,立足校本培训,大练专业基本功,在“教师转型”上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作者姓名:李文伟
性 别:男
年 龄:45岁
职 务: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京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联系电话:13971869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