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荣誉
教育先进集体
助学工作
扶贫助学工作
工会工作
党群党建安排
教师培训
提高教育教学
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知识
就业信息
相关就业信息
教育教学
科研动态
课题研究
教师培训
制度汇编
教学管理
教学简报
平安校园
德育在线
心理教育
政教工作
家长学校
专业建设
招生宣传
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3年招生简章
职教政策
致九年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020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
京山职校2016年招生计划一览表
课题研究

《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6/4/26 16:45:52     点击:1773次

《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京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华娟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国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加。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最主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中职学校,如何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呢?除了办学规模、结构、设施以及课程设置的模式等因素外,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一个学生的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先决条件。

然而,中职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却较为普遍的存在着问题。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不仅承受着与普通高中生一样的成长烦恼,而且还要承受比高中生更多的来自社会、家庭等外界的压力。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也无疑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冲击。他们的自我生存意识、竞争意识、交往合作意识日益强化。在学校,他们渴望与同伴和谐相处,交流学习经验,渴望与老师相处融洽,快乐的融入知识的海洋;在家庭,他们渴望与父母亲人相亲相爱,获得幸福;在社会,他们希望受人尊重,收获友谊,享有安全感。可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差,甚至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鉴于以上种种原因,《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辅导研究》就应运而生。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意将对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找出教育的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探索一条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中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职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完成学业之后就要走上社会,开始谋生,要在社会上求职、择业及至于创业,在现在以至于将来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正确的进行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涯。我们想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到一条适合于我校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新路。本课题的实施,能初步了解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出现的原因及状况,教育者将运用心理学、教育学,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矫正其不当行为,强化其积极行为,为他们创造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是他们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学校教育,适应社会,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三、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次课题,我们将从调查我校学生的交友意识、交往态度、交友能力、交往方式入手,全面分析我校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部分入手,调查中职学生在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和社会交往的现状,研究其影响因素,探索其应对策略。

     1、中职学生的同伴交往

      同学关系在中职学生人际关系中占主要地位。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学生都远离父母,学习生活的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同学间的交往最为频繁。随着中职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渴望从同龄人交往中寻求自我、展示自我,同时在生理上、心理上的相似使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很多共同之处,所有这些使同学关系成为中职学生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

 2、中职学生的师生交往
    中职学生的师生交往主要是围绕教学、班级日常活动和学校的大型文娱活动进行的。老师是中职学生的模仿对象,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中职学生的亲子交往

    亲子关系指中职学生与长辈亲属间的关系,主要指与父母的关系。在中职学生的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谐的亲子关系在一个人的终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

    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和谐的人,适应社会,学会生存,进而最

大程度的发展。在处处被网络覆盖的今天,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大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调查研究,从而探索出适合对中职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能帮助中职生正确的了解自己,化解升学就业的压力,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四、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和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为本课题研究找到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2、观察法:课题研究的前期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被研究对象,明确观察的重点,客观地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现实水平,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找出其人际交往上的偏差。

3、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被研究对象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需要。为我们课题的具体操作提供线索。

4、个案法:良好的人际交往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个体,越是典型的越具有说服力,所以运用个案法研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5、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具体的实践研究。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参与预先设计好的序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时间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58------20167)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提出措施。通过调查、摸底,掌握我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基本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分析我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征,形成心理分析等调查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68------20187)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在所选的班级内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小组定期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
1)对本校学生及周边同类兄弟学校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全面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人际交往成败归因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2)网络查阅了解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制定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实际采访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将回收的问卷调查信息进行初步整理。

(3)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开展亲子交往活动、座谈会,积极收集研究的具体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总结。

(4)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借鉴已有的成果,探求适合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人际交往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5)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本课题研究趋于合理完善。 
6)对研究过程进行小结,课题组成员各自完成相关研究论文及研究总结报告,上缴课题负责人。

3、课题总结阶段(20188------201812)

    展示、总结各阶段研究成果,形成京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策略研究》报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术论文集、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随笔集,并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六、研究的条件

    我校完成了“十一五”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对中职生心理活动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课题实验组成员有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他们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其学历平均为本科并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多次获奖,师资素质及教育科研理论水平较高。学校在教育科研上肯于给与经费投入,并能够买课题实验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课题负责人及成员拥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及多年的教学、管理班级经验,学校具备实验研究的条件。确保实验课题有序的开展及完成子课题的实验。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从学校层面提出培养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分别从学校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发挥教师在交往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学校多渠道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交往等角度进行。同时撰写教学论文、实验报告、制作教学光盘和教学案例分析,希望能为中职生人际交往实践提供指导作用,为学校教育解决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提供有益的帮助,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同时丰富中职生人际交往研究这一学术领域。

八、课题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为了提高研究的水平与质量,保证本课题能够顺利达到目标,经有关部门同意,本课题成员有学校各年级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课老师、学校心理咨询室老师等,他们和学生长期接触,能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形成第一手资料。

    本课题成立组织领导小组,具体内容如下:

    课题负责人 :赵文博

    课题组长:张华娟

    研究人员:李彪 王齐 余学军 向克英 唐楚玉 赵荆京 熊婷   赵艳军 孔祥武 严体勇 艾新兵 黄昌华 吉艳丽 王用 付均花

 

 

 

主办单位:京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鄂ICP备 0000000号 联系电话:0724-7227238
地 址:荆门市京山市温泉新区富水大道 邮 编:448000   后台登录入口
技术支持:湖北千聚科技 联系电话:0724-233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