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技术
二、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
中职段三年,中专
四、学习形式
全日制
五、就业面向
序号
|
面向的职业岗位
|
备注
|
1
|
普通车工岗位
|
中职阶段岗位
|
2
|
普通钳工岗位
|
3
|
普通铣削加工岗位
|
4
|
数控车工岗位
|
【注:面向的职业岗位,“3+2”培养分别按中职段和高职段描述。】
六、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
中职
|
本阶段主要培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机械加工技术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专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
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序号
|
典型工作任务
|
中职阶段职业能力
|
1
|
机械零部件的识图
|
1-1 能正确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
|
1-2 能利用软件正确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
|
1-3 具有查阅及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
2
|
电工技术应用
|
2-1 掌握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能根据图纸进行安装接线
|
2-2 具有安装和检测交直流线路的能力
|
2-3 能熟悉使用电工工具以及电工仪器仪表
|
2-4 具有电力安全作业常识
|
3
|
机械加工
|
3-1 能对常用的机加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
|
3-2 熟练使用各种常见装配工具,能进行典型机械产品装配。
|
3-3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工设备(车床),达到中级工水平
|
3-4 能操作其它通用机加工设备(铣床),达到初级工水平
|
3-5 正确维护和保养焊机,熟练使用焊机进行金属焊接
|
4
|
数控加工
|
4-1 数控机床的保养及维护
|
4-2 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
4-3 掌握数控程序的输入方法,熟练操作数控机床
|
4-4 能使用软件进行数控编程和加工
|
5
|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
5-1 进行机加工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
|
5-2 掌握机床的机械传动机构的特点,对机械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维修
|
5-3 掌握机床控制系统原理,具有电气图识图能力,能对机床电气部分的故障进行维修
|
八、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提出 “岗位接轨、四层递进”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含以下内容:建立岗位工作项目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四个阶段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第一阶段为基础课程学习,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再通过专业介绍和金工实训和电工实训使学生与岗位初步接轨;第二阶段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性实训和技能鉴定使学生与岗位进一步接轨;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实习,学生对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继续提高;第四阶段为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企业作为员工得到切实锻炼提高,与岗位全面接轨。通过四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学生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获得了职业资格证,同时拥有了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