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研究》
课题方案
京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科研课题组 梁华锋 李 彪 执笔
文化课是现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文化课是中职生的工具学科,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因为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它是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它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它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的研究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水平,既是学生就业上岗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在很多的中职学校,各专业都开设相同份量、相同内容的文化课,有许多“用不上”的内容,使中职学生难以形成学习动力。特别是近些年来,中职学校尤其是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他们到职业学校的目的是只想学点技术,以后靠学校推荐个工作,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文化基础课成为催眠课。因此,怎样从不同行业的不同需要出发,怎样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设置和筛选文化课课程及教学内容,在文化课“学得会、用得上”方面作出努力,是目前我们中职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我校建立和完善具有中职特色的文化课教学标准,开发出直接为学生就业、专业课学习以及职业拓展服务的文化课教学模式,改进和完善文化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提高我校文化课教学效果。
二、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依据用人单位对一线岗位从业者素质的现实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长远需要;依据中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和转岗、晋升更新知识、技能的需要;同时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入学文化水平起点和学习能力特点,积极探索文化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不断提高文化课教学效果,促进我校文化课教学改革和发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开发和完善具有中职特色的文化课模块,进一步改革文化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达到文化课教学“实用、适用,够用”,学生“学得会、学得好、用得上”。
2、研究内容
主要在我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开展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我县中职文化课教学现状调查》,《中职文化课教学课程教学计划》,《中职文化课教学教学方法、手段》,《中职文化课教学文化课评价机制》。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总结研究等多种方法。
2、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期限确定为九个月,分四个阶段实施。
①开题:2010年3月
②调研:2010年4月至6月
③专题研究:2010年7月至10月
④结题:2010年11月
五、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课题主持人:晏金玉 李发海
课题组组长:梁华锋 李彪
课题组副组长:田 涛 黎海峰
课题组主要成员:李彪 田 涛 黎海峰 倪 霞 廖 玲 汪文亮
语、数、英教研组成员
六、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人员条件
本课题由校长亲自主持,主要参加者有教务主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及相关文化和专业课教师,他们中大多数都是教学一线的骨干,有的曾参加过国家、省级其他课题研究,所有人员在省、市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过一、二、三等奖,有的还曾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2、经费条件
学校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包括研究人员调研差旅费、资料费、学习考察费、培训费、会务费及其他有关费用。
3、科研条件
我校具有较长办学历史,有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有较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已建成校园网,有学校网站,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软、硬件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温总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3.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刊物
4.《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