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中心教科研计划
2014-2015学年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根据市县科研工作计划和精神,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的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用课题研究有效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从而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课”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要求每位教师认真钻研业务,加强专业素养的提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科研来支撑。
2、认真落实校本研修,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校本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加强课题研究,建立定期学习、研究制度。认真落实每一项课题的实施,充分积累课题阶段性资料,及时做好课题总结。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并上升为理论,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本学年要重点抓好课题的自主研究,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做到: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使老师们总结研究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学校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组织教师围绕研究专题认真写好科研总结和论文,不断提高理论和写作水平,积极组稿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竞赛。积极鼓励、帮助老师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
4、抓好课堂常规教学的研究。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贯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从而真正改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现状。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本学期要求听课后写出有价值的点评,认真落实的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备课组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5、组织教师进行反思研讨,根据中职高考改革形式及时发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课改促科研,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抓好学校教科研发展的整体规划,提升学校教科研的层次,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成为营造学校特色的新的闪光点,真正落实学校科研兴校的方针。以活动促发展,继续举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交流活动,丰富校本培训的内涵。
6、完善学校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加强教学研讨,使教师养成学习、实践、反思的习惯,提升科研能力,完善教科研工作激励机制,把教师科研成果作为评优晋级必备条件及重要依据,进一步体现教师的科研价值,激励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最终实现科研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教师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目的。
7、本学期要完成课题中期成果展示。为此,要对研究进度作出量化的要求。
(1)各课题组要明确本学期的研究方向,将任务细分到课题研究成员手中,切实制定出学期研究工作计划;
(2)阶段开展活动,突破研究瓶颈,做好活动的记录与第一手资料(包括学习材料与发言稿等)的积累工作。
(3)要求课题组成员学期课题研究论文不少于一篇,教案、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不少于一份;
(4)期末要做好研究资料的整理归档,每个成员写好一份研究小结,每个课题组写好一份课题研究总结。
具体月工作安排如下:
九月:
1、宣传县科研计划,汇报县科研例会精神,制定本校科研计划。
2、筛选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积极组织投稿。
3、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反馈课题意见,明确课题立项的要求。
4、组织教师进行新大纲的学习、研究。
十月:
1、“十二五”前期涉及课题的结题工作。
2、按着要求,搞好课题研究的建档前期准备工作。
3、组织各级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活动。
十一月:
1、组织好本月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听课活动。
2、教师理论学习笔记检查。
3、“十二五”课题组会议,收集“十二五”课题研究资料。
4、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总结经验,思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改进的措施。
十二月:
1、教师理论学习。
2、进行“十二五”学校研究课题中期汇报,开好课题中期汇报会。做好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
3、选出教师优秀论文投稿,参加各类教师论文评比工作,做好教师成果的积累与整理。
元月
1、总结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
2、做好教师论文征集、汇编工作。
3、做好校本培训的检查和考评。
4、对存档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职教中心教科室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