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职教发展春风励精图治科研兴校
——京山职教中心2014年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4年来我校创新方法、开拓进取,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上报教育教学论文11篇、优秀教案8份、教案设计4份、教学设计6份,上报学生征文、书信作品等800多份,参加省市技能大赛100多人,申报市级课题2个,立项1个。其中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获国家级奖6篇省市级奖5篇,学生获奖300多人次,课题结题1个。回首近年来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环境
1、人员配备合理,硬软件设置完备。学校设科研副校长1名,教科室主任1名,教科骨干教师20名,建立了规范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课题运作流程、教育科研评估方案、科研成果评奖条例、科研资助金投放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教育科研专项经费充足。
2、加大投入,创设了较浓的科研氛围。
学校征订和购买各类教育教学书籍杂志充实了图书室的藏书量,建立有电子阅览室,全天开放图书室,为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多元学习目标提供保障;通过建网站、办校刊,为教师学习交流提供平台;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学习和研究氛围。
3、领导重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学校领导身先士卒,倡导并参与教改和课题研究。校长亲自任国家、省、市、县级课题的组长,抓课题研究工作。我校大部分的中青年教师都参于课题研究,形成了较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我们在开展各级课题研究的同时,继续推广已结题的县级课题研究成果,以课题研究为纽带,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在研究中,树立典型个例,带动教师整体发展。
二、加强了日常的教科研管理
1、课题管理。
(1)组织力量承担国家、省、市三级课题的研究,管理了五个市级课题,五个校级课题。我校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实际情况,把眼光投到了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上。曾开展了县级课题《信息化环境中学生的协作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顺利结题。该课题的研究出了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我们尝到了课题研究的甜头,随后,学校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局面,学校根据发展面临的一些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分别申报了《农村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面向车间作业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研究》,《网络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与制作》,《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女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五个市级课题。
(2)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不管县级课题还是国家级课题,我们每学期都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开展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搞好调查分析,找出症结,提出问题,并形成方案,进行申报;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有明确分工,每期开好部署会、研讨会、总结会,保证研究工作顺利推进;课题研究进入总结阶段后,深入挖掘课题相关成果,努力达到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2、教科工作“日常化”。
(1)确定校本研修制度,让学习、研讨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每周周末和每年暑期为校本研修日,组织开展教师向专业课学习转型,假期集中培训、周末自学,交替进行,统筹安排,非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开学下发安排表到办公室和各教研组,保证学习、研讨活动的顺利开展。
(2)以汇报课、竞赛课等多种形式为平台,紧密联系课改实践,开展“常态课”课堂教学研讨,促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开展。
(3)要求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走向“原生态”。
在各级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校各学科组围绕总课题的研究,积极向学校申报小课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共批准立项校级课题3个,以小课题研究的开展,促大课题研究成果的生成,让课题研究走向“原生态”。
3、推广教科成果。
我们不仅在校内推广了课题研究成果,而且通过多种途径交流展示各级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我校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多次在市级刊物《荆门职教》省级刊物《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复习丛书》国家级刊物《新课程研究》等各级刊物上发表,并在各级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学校教科室利用计算网络资源,收集和管理教师开发出来的优秀课程资源,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校内外交流,拓宽课程资源和教科成果的分享渠道。
4、规范信息、档案管理。
(1)信息交流畅通。利用网站及时公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传达教育前沿信息。电子阅览室随时开放,供教师浏览学校网站。教科室择优把老师们的教育叙事、教学设计、相关论文等上传到网站上交流。
(2)档案收集整齐。对课题组学习材料、活动记录、“常态课”反思性教案、评价表、研究成果等都进行了规范整理,按时间顺序分类管理。绝大部分资料除有文本档案外,还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备有电子档案。
5、评先选优,成果奖励。
(1)学校每年根据《京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育科研奖励方案》,对获得课题研究成果及优秀教育叙事、优秀课件、优秀课例、优秀教具、优秀论文的老师等进行评选奖励。
(2)学校对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在年度考核相关栏目加分和评先选优中优先考虑。
三、取得了明显的教科成效
1、完成了市级课题《网络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与制作》的研究工作;立项市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女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目前该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2、通过学校网站,汇编《论文•案例集》、《学生优秀习作选》,建课程资源库等,拓宽了教师课程资源的分享渠道。
3、通过研究,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明显增强。①教师积极围绕各级课题研究撰写论文,今年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有12篇。②教师参加省市教学竞赛获一等奖3人次。③教师制作课件10余个在省市县评比中获奖,并在教学中适时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加大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力度,加强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了,今年来的职高毕业班升学率在96%以上;二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比武200多人次,获省市级一、二等奖20多人次;学生在省、市、县各级竞赛中获奖人数达400多人次。
6、由于科研促进了教研教改,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我校多次被评为县级、市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高考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总之,近年来,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将以此次申报县先进教科室为契机,改进工作,今后进一步认真履行职责,立足我县职教实际,切实抓好教育科研工作,努力开创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为我校教师素质的的提高,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